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claire chien

德國小姐&古巴先生要結婚

Updated: Aug 8, 2018

我的德籍先生S來自漢堡,那是一個本來很保守、拘謹、正經八百的文化。聽先生的姊姊說:二、三十年前的漢堡人是不會像現在這樣隨性地坐在河畔邊的吧檯喝酒聊天,每個人上街都穿著清一色的白上衣與藍裙子。


剛結婚時很擔心無法融入一個很傳統、充滿規矩的大家庭,後來才發現完全是不必要的憂慮。聚會時德語、英語與西班牙話此起彼落,沙發圍坐著來自南非的祖魯族黑人、還停留在社會主義的古巴人,再加上我這個東方面孔⋯在這裡,不正常的顯得很正常。


S的姊姊二十歲不到就隨著她的青梅竹馬移民到非洲各地去工作,生了一男一女後在南非定居下來。兒子娶了當地的非洲人,女兒大學畢業後跑到古巴從事旅遊業,年底就要與在當地認識的男友結婚。


家族聚會時聽著南非與古巴姻親分享當地的社會文化、政治經濟、人民生活習慣⋯本來以為在倫敦住過十年的我,什麼樣各色人種沒有見聞過,但聽到在非洲女生要結伴進入同一個馬桶間上廁所才能確保安全,在古巴還在用家庭人口配給的食物卷才能買東西,好幾次還是忘了把張口結舌的下巴合起來。


回想起我與S當初要結婚的時候,也是歷經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搜集相關文件,深刻體會到德國與台灣的文化差異。


連英國人都說,在英國開四個會就可以解決的議題,在德國要開四十個會。德國人做事很講究正確性,對他/她們而言----凡事都要按照規矩來、一個程序都不能少。在台灣就比較“便民”了,好聽一點是即性、富創造力。


我得從台灣提供戶籍資料與出生證明、同時申請香港法院給出的離婚證書等相關文件,這些都要由德國各自在台或在港的辦事機構/大使館驗證過才能申請副本,然後上網在德國找到正式註冊登記的專業翻譯(他/她們都得在德國法院有宣示過)翻成德文,在那之前還要先將副本快遞過去⋯當我們好不容易拿到德國政府開出的單身證明(證明S單身可以在台灣跟我結婚),我打電話去台北駐漢堡辦事處詢問:這份單身證明是不是在台灣也要找有特定資格的翻譯?接電話的那位先生很客氣的用中文跟我說:“不用,妳自己翻就好了”。我愣了半餉,以為聽錯了再問一次:”什麼叫我自己翻?你是說我自己可以隨便找一個人翻“?


他說:”不用,妳自己google翻就好了“。


當時S就在我旁邊,掛完電話後我用英文翻給他聽剛剛的電話內容,我們兩個人都停了好幾秒說不出話來⋯⋯


申請一大疊文件的那半年就像是婚前訓練班,經過了很多的誤解、分歧、爭吵與磨合,這才實際體會到雙方文化的差異有多大,過去某些經常堅持、彼此僵持不下的點,原來是出自於我們不明白雙方被教育長大的觀念與做事方法居然如此南轅北轍。問題不在誰對誰錯,也不是誰要聽誰的才是正確,而是學會先讓對方好好說明清楚為什麼會這樣想,然後再解釋我的邏輯與想法,兩個人反而因此建立了更多的信任與更好的溝通模式,學會合作找到一個協調居中的解決方案。


每次家族合照時,我最喜歡的是裡面除了有繽紛燦爛的眼珠、頭髮與膚色,還是每個人臉上自然綻放開來的笑容。對比S小時候的家族照,每個人都穿得很正式(西裝)地坐好站正、擺出標準的嘴角輕揚、貝齒微露,不用是黑白照看起來已經很嚴肅。現在因為各種(極端)文化、種族、語言的加入與衝擊,讓這個彷彿沈寂了好幾十年的大家族(經歷過二次大戰的顛沛流離)重新甦醒過來。我深深相信----對於社會非主流的恐懼與排擠(不管是同性戀、外來移工、還是不同宗教背景的人)是來自於不了解,當敞開心胸來認識與交流,其實受益最多的還是自己。當非主流成為主流,本來的主流並沒有受到威脅,反而因為擁抱開放多元而重現生命力。


claire最新出版的書籍”失去之後“可按此購買

博客來:http://bit.ly/2Hs45XT (有電子書版本可下載)

時報悅讀網:http://bit.ly/2tBvm8i

119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分手之後,何時才是真正的結束?

分手或離婚之後,就等於那段感情結束了嗎?很多人要等到有了下一段新戀情、或是對方結婚生子了才覺得是真正的死會?不用再暗自等下去⋯⋯偷偷期待還有復合的機會。 好多年過去,以為自己早就忘了。還在乎的人,就徹底輸了。最好是忘得一乾二凈,當作那個人、那段感情根本不曾存在過⋯⋯卻不知道...

每個人都需要覺得自己的工作很重要!

上週五小馬哥拉了整天的肚子,週六沒有家醫(General Practice, 簡稱GP)可以看,所以打了111(在英國打999救護車之前,可以先打111,電話中會有專業的醫生判斷需不需要送急診)。醫生覺得小馬哥只有五個多月有必要檢查一下,幫我們約了個附近有在看診的醫院。...

憂鬱症...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了

從懷孕開始,女人的身心就經歷巨大的變化,體內的器官與賀爾蒙都在改變以因應小生命的成長,心理學家與科學家都證實了:小寶寶從在媽媽肚子裡開始就受著媽媽情緒的影響,甚至一直到兩歲之前,是主要照顧者與寶寶建立良好關係最重要的一千個日子。 心理治療師Sue...

Bình luận


bottom of page